您现在的位置: fun88网 >> 教育fun88 >> 心理学fun88 >> 大学生需要结构特征对厌学心理的影响分析fun88

大学生需要结构特征对厌学心理的影响分析

出处:fun88网
时间:2019-07-22

  各高校大学生中,逃课逃学、痴迷游戏、人在课心在外等厌学行为比比皆是,“我家有钱哪还需要学习”“末日论”“战争论”等等现象导致的厌学也不在少数。从心理学上讲,行为是内在心理的外在体现,现象是发展变化中的外在形态,因此厌学行为、现象其内在是厌学心理在影响。作为一名临近毕业的大四学生,得益于高校改革大众教育的推行,我顺利通过高考这道难关,进入高校并在高校度过了将在我记忆中永远铭记的四年时光。这四年中有喜有悲,值得一提的,我昔日算是厌学大军中的一员。旷课躲在寝室中打游戏那是常有的事情,在课上溜号玩手机也没少干,种种厌学行为不一而足,失去了许多获得知识丰富自己的时间,也错过了许多进步前进的机会,在毕业时才微微感觉有些苦涩。在文章中,将结合马斯洛需要层级理论与自身的体验、观察以及相关资料对厌学进行分析,对厌学行为、现象下掩藏的厌学心理进行分析,希望在有所失中能有所得。

  一、厌学的概念

  学生厌学在教育实践中经常出现的现象,是教育中极为棘手又难以忽视的问题。而国内对于厌学尚未有标准性的学术定义,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对于厌学的定义各有不同,研究的侧重点也有所区别,但相同的是,绝大多数研究者都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结合各自侧重点对厌学进行学术定义。

  心理学研究者的定义,厌学是学生对学习活动的负面情绪的体现,对学习活动的波动变化的态度,是学生由不学习到不要学习再到讨厌学习,甚至变成对学习活动厌倦、冷漠、拒绝,进而逃避学习活动的心态。

  学习论研究者的定义,厌学是学生对学校生活缺乏甚至丧失兴趣,伴有厌恶情绪,持有逃避等心理态度,在行为上有非正常的表现,并认为厌学不是特殊学生的特殊情况,而是所有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共同存在的问题。

  行为学研究者的定义,厌学就是对读书学习感到厌倦或讨厌,从而拒绝主动学习,是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一种行为方式,是一种对环境的消极适应环境,一种不健康的学习心理。

  二、厌学心理形成的原因

  各种厌学现象和厌学行为是内在的厌学心理在发生影响,需要是个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在个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个体活动的源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理论中将人的需要类型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五种需要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上升,上升的次序并非完全固定。而且当某层需要获得一定的满足,另一层需要才出现。个体在追逐需要的满足,从一种不平衡达到平衡,再变成另一种不平衡,不断交替不断发展的过程。

  当代大学生的需要结构特征呈现出多方向、多水平、多样化的趋势;需要结构在总体上是积极健康的。需要类型由强到弱的层次是:第一类型为尊重的需要;交往的需要和发展的需要并列第二;贡献的需要和生理的需要并列第四;最后为安全的需要。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理论中与大学生需要结构特征相参照,交往的需要可列入归属与爱的需要中,发展的需要、贡献的需要可列入自我实现的需要中,即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角度解读大学生需要结构特征,由强到弱的层次是,尊重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某种需要未获得满足或止步于一定满足的程度,将呈现出盲目寻求此种需要的满足和固步自封的两种极端情况,然而共同的外在行为,则是厌学。以生理需要的满足为例,“我家有钱来学校混个学历用不着费劲学习”简称“我家有钱”现象,“我家困难我要打工赚钱减轻家里负担哪还有精力学习”简称“我家困难”现象,“我家有钱”和“我家困难”两种现象是生理需要满足与否,对学习发生负面影响,形成厌学心理,进而表现出厌学行为和厌学现象。

  因此,厌学心理的形成与需要的满足与否、需要的出现与否显著相关,需要这一因素是厌学心理形成的原因。

  三、厌学的影响因素

  参考归因理论内部归因外部归因的思路,我们将影响大学生厌学的影响因素可归为个人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

  (一)内部因素

  (1)学习动机缺乏

  动机是个体形于外行为的内驱力,具有激活和维持行为的功能,与行为的方向、强度、持续时间息息相关。而指向学习活动的动机即是学习动机,是进行学习活动的主要条件和维持学习活动的内驱力。马斯洛认为需要层次中的五种需要当低一级的需要获得一定的满足,高一级的需要才会出现。由于高校改制大学生人数大幅井喷,导致大学生毕业即等于失业,只靠学习而就业难以满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从而使学习与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这些低级需要的联系性降低。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等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满足能激发大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读大学的目的只是为了取得学历获得良好的就业前景,专注于满足生理、安全等低级需要,忽视高级需要的建立,未能领悟高级需要对自身的重要作用,因而未能激发出强烈的学习动机,导致学习动机缺乏,厌学心理、厌学行为随之的出现。

  (2)学习兴趣缺乏

  兴趣会对人的认识和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如果个体对某件事物产生兴趣,就会热心于接触、观察这件事物,积极进行这件事物相关的活动,并有意探索其中的奥秘,从而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马斯洛在需要层次理论中指出,在多种需要未或满足前,首先满足迫切需要,该需要满足后,后面需要才显示出激励作用。实际中当兴趣指向迫切需要时,个体的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将大大提升。目前在高校中存在两种现象,一种宁愿天天宅在寝室里玩游戏也不去上课,一种乐于参加学生会、社团活动而旷课乃至无心学习。前一种现象中兴趣指向精神的高级需要,妄图通过疯狂地玩游戏获得精神层面的满足,脱离现实忽视、放弃一切的活动;后一种现象兴趣指向尊重的需要,通过加人学生会、社团来获得权利来取得他人尊重、自尊,沉浸于掌握权利享受其中的快乐,本末倒置,对本应作为高校主要活动的学习采取忽视、放弃的态度。从以上两种现象中可以得知,在学习活动中无法获得快乐的体验,导致学习兴趣缺乏,学生的兴趣换成指向可以获得某种需要满足的活动。   (3)青年期特征影响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认知能力、情感和人格的发展都日趋完善,开始形成稳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青年期尊重需要占据支配地位,是成长型需要,大学生乐于从事能够满足尊重需要的活动,渴望他人的关注与认同,从身边的人获得亲密感。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主要生活在学校,接触面相对狭窄,身边的人无外乎老师与同学,具体变为从老师与同学上获得亲密感。在学校,学习和成绩是最重要的关注点,通过努力学习和提高成绩,来获得关注以及认同,进而得到老师与同学的亲密感,是比较普遍的。当努力学习并提高成绩后,未能如愿的获得关注、认同以及亲密感,可能感到苦闷、焦躁,从而转为对学习的厌倦,出现厌学心理。另一方面,青年期正开始形成稳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生容易被新鲜事物影响的群体,社会上的思潮对大学生有极其深刻的影响。尽管中华民族主流价值观是自强不息、自力更生、创造、服务社会等促进入类文明进步的先进思想,但“走后门”、“托关系”“送礼”等不利于社会发展的风气还是猛烈地冲击大学生的观念,对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建立成型造成糟糕影响,使得大学生不能相信只靠自己的努力可以获得光明的前途,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从而出现厌学行为厌学情绪。

  (二)外部因素

  (1)社会

  马斯洛和其他的行为心理学家都认为,一个国家多数人的需要层次结构,是同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文化和人民教育的程度直接相关的。在发展中国家,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大,而高级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小。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大,而随着大众教育大学生数目的“并喷式”跃增,毕业生就业问题随着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而显露出来。2001年高校毕业生114万,2005年高校毕业生338万,2010年高校毕业生631万,2014年高校毕业727万,2018年高校毕业生达到820万人,面对庞大数目的就业者社会上的岗位远远无法满足需求。努力考研再考博,妄图将就业压力拖一拖,延一延。可这样目的不纯的进修获得高学历,显然早已难以称之为“学习”。“真正的学习,涉及人之所以为人此一意义的核心。透过学习,我们重新创造自我。透过学习,我们我们能做到从未能做到的事情,重新认知这个世界和我们跟它的关系,以及扩展创造未来的能量。”学士、硕士、博士,迟早面对就业这座“大山”,知识的获取学位的提高,始终避不开“大山”的阻拦,现实的就业状况难以满足大学生对未来的憧憬,加大了对上学、学习价值的疑虑,也大大降低了大学生读书学习知识的乐趣和上进心,渐渐的在高校中弥漫焦躁情绪。在这样社会大环境下,大学生厌倦、逃避学习,出现厌学行为厌学心理。

  (2)学校

  学校本是以教育学生成才的学术氛围,可如今行政凌驾在学术之上,甚至如果学术不与行政沾边,那就可能连实行的机会都丧失。而学校行政化最显著的一点是学术评价的行政化,衡量学术水平的并非发表学术fun88的质量,而是发表学术fun88的数量。在这样的行政化的氛围中,教师忙于获得各项科研项目,获得丰厚科研资金,进行名目繁多的考察研究,发表一篇篇fun88,增加学术fun88的数量。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科研上投注大量的精力,自然而然在教学上难以有所松懈,缺乏对教学方式的创新,教学内容狭窄,照本宣科、敷衍应付,听了收获小,听着毫无兴趣;教法死板,满堂硬灌,填鸭式教学,教师的态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不满、厌恶渐渐产生蔓延,从而使学生对学习变得抗拒。另一方面,高校的硬件设施跟不上时代,满足不了数量跃增的大学生的需求,教师不足,教室不足,课本落后等等问题都在影响学生对高校对学习的态度,厌学行为厭学心理随之形成。

  四、建议

  从需要层次理论角度出发,针对大学生需要结构特征进行合理的引导和满足,实现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从社会、学校两个角度出发,顺应大学生占主导的需要,提供需要出现和满足的物质条件,营造适宜的整体氛围;从个体角度出发,激发对学习的动机和兴趣,认识学习对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注重缺乏型需要满足的同时,也注意成长型需要的成长,达到人格的健全健康发展,自我实现,获得人生上里程式的进步。

  五、结语

  厌学行为由内在的厌学情绪影响,是对学习的消极体验,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极恶劣的影响。国家在进行教育改革的同时,应考虑到这些改革对大学生心理造成的影响,从多方面多角度出发,将这股在高校中轰然爆发的厌学洪流消除。

大学生需要结构特征对厌学心理的影响分析

fun88搜索
关键字:厌学 特征 结构 影响 心理 大学生
最新心理学fun88
穴位贴敷联合心理治疗对肺结核患者疗效的影
大学生需要结构特征对厌学心理的影响分析
letou综合娱乐
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研究
浅谈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素质的培养
新时期心理学教学的新思考
改善心理机能的有效锻炼原则
论教育心理学在教学工作中的应用
以整体发展模式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
浅析漆画创作中色彩心理作用的运用
热门心理学fun88
大学生心理健康fun88
论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
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家庭原因分析
浅析当代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心理及其调适办法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大学生择业受挫与应对
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障碍分析与对策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
心理学的发展与应用
青年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